我对战争对平民的影响( xiǎng)还停留在所有的国产抗( kàng)日剧中的印象:侵略者惨( cǎn)绝人寰,奸淫掳掠,军人们( men)英勇抗战,百姓生不如死( sǐ)。一切一切都停留在最为( wèi)惨烈和悲壮的一刻,所有( yǒu)经历与情绪被推向极致( zhì),而战争对民众的长远影( yǐng)响如何,在战争影响下度( dù)过余生的幸存者的生命( mìng)形态怎样,反映类似主题( tí)的作品似乎少见,至少我( wǒ)没有看过。至此我对战争( zhēng)的印象只停留在悲壮惨( cǎn)烈的表象,似乎战争结束( shù)后一切痛苦便随之一笔( bǐ)勾销了。有趣的是,正是两( liǎng)位日本导演的电影让我( wǒ)对战争对民众的影响有( yǒu)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黑雨( yǔ)》算是一部战争反思片,通( tōng)过一个经历了广岛核爆( bào)的一家人在战时、战后的( de)经历,折射出二战如何在( zài)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平民( mín)的一生,如何成为永远挥( huī)之不去的噩梦。也许是出( chū)于战败国的理亏,影片并( bìng)为对美国投掷原子弹的( de)恶行做过多外显的谴责( zé)与控诉,从始至终也并为( wèi)出现任何美军的相关镜( jìng)头,而是着重反映了受战( zhàn)火波及的日本民众惨状( zhuàng),堪称人间炼狱。烧焦的尸( shī)体四肢蜷曲成树枝,血肉( ròu)模糊的面孔摧毁了人的( de)个体性,每个人看上去都( dōu)是一团没有辨识度的呼( hū)吸的肉泥,含混不清如野( yě)兽般的呻吟声此起彼伏( fú)。被轰炸过的城市不再是( shì)城市,被轰炸的人也不再( zài)是人。是什么呢?我没有答( dá)案,战争剥夺了人可以被( bèi)剥夺的一切。
电影虽然浓( nóng)墨重彩地展现了战争的( de)惨烈,但战争总会结束,无( wú)休止的其实是战争余震( zhèn)下的余生。 广岛的人民就( jiù)在核辐射阴影的笼罩下( xià)苟且偷生。因为“原子病”发( fā)病时间症状不一不详,所( suǒ)以人们就揣着一颗定时( shí)炸弹生活着,时时刻刻活( huó)在它的阴影里,甚至于无( wú)法工作,无法结婚,无法生( shēng)育…… 主人公的朋友妻子侄( zhí)女相继发病,一场接着一( yī)场送葬……游行,送行的人总( zǒng)是相似的,或者少一位新( xīn)近去世的逝者,捧着的遗( yí)像倒是换了一张又一张( zhāng),主人公吟诵的超度词也( yě)从第一次葬礼的手忙脚( jiǎo)乱到炉火纯青了到可以( yǐ)假乱真了。
我终于明白原( yuán)来战争不仅仅存在于最( zuì)惨烈的牺牲与暴行里,而( ér)更存在于亲历者余生的( de)时时刻刻里,就像一枚在( zài)身体里爆炸的榴弹,后果( guǒ)渗透在血液骨骼的没一( yī)个细胞里,永远无处可逃( t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