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0观影计划 第13部
by / 弓谷所( suǒ)長
我在回家的高铁上看( kàn)了费尔南多·索拉纳斯的( de)这部电影《云》,电影里阿根( gēn)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 lì)斯上空的云很厚,厚的快( kuài)压垮了这座城市。
影片的( de)最后,一直陪伴着镜子剧( jù)院一起度过被政府和企( qǐ)业强拆命运的观众,腾云( yún)驾雾地观看最后一部告( gào)别演出,电影落下帷幕。
等( děng)我再从《云》中缓过神时,抬( tái)起头,呼啸而过的窗外已( yǐ)经临近黄昏了。
没有雨,没( méi)有雾,只用重重的霾。
而你( nǐ)可能想象不到,电影里布( bù)宜诺斯艾利斯这座城市( shì)已经下了1743天的雨了。在雨( yǔ)中,倒行的人群、车辆、时钟( zhōng)……像阿根廷这个国家一样( yàng)停滞了脚步,甚至开始倒( dào)退。
如果想读懂电影在说( shuō)什么,首先必须了解的是( shì)导演索拉纳斯。
在二月份( fèn)的美洲片单中我只选择( zé)了一部阿根廷的电影,其( qí)他的都是美国的。主要原( yuán)因就是费尔南多·索拉纳( nà)斯已经被安利了太多次( cì)了,他的《旅行》《南方》一直都( dōu)被影友和自媒体提及。这( zhè)次看的《云》也一样,一部典( diǎn)型的索拉纳斯风格电影( yǐng)。
索拉纳斯是学戏剧出身( shēn)的,所以在他的电影中很( hěn)多影片都会做成四幕剧( jù)的形式,比如在《云》中,则是( shì)以“ 镜子剧院-等待-淹没-咆( páo)哮 ”四个幕展开。
他的电影( yǐng)表达方式是拉美的“魔幻( huàn)现实主义” ,这种风格的导( dǎo)演,执意于将现实放置于( yú)虚幻的环境中,插入许多( duō)怪诞、离奇的幻境,使现实( shí)看起来变得虚假。虚虚实( shí)实,真真假假,在电影中所( suǒ)反映和披露的更多是对( duì)社会、政府和国家的讽刺( cì)。而索拉纳斯则是“魔幻现( xiàn)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就( jiù)是利用《云》这部电影,讽刺( cì)了阿根廷这个经济不断( duàn)退步的国家。
同时,索拉纳( nà)斯还是“ 第三电影 ”流派的( de)开创者,他一直在为第三( sān)世界国家的文化生存而( ér)努力。“第三电影”泛指第三( sān)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 zuò)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 zú)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 tí)的电影。
作为阿根廷电影( yǐng)的旗帜人物,费尔南多·索( suǒ)拉纳斯在戛纳、柏林、威尼( ní)斯电影节上获奖无数。2004年( nián)第54届柏林电影节上,索拉( lā)纳斯接过了一座特殊的( de)金熊——终生成就奖。

了解了( le)索拉纳斯的履历之后,再( zài)来看《云》这部电影,就会更( gèng)加深刻的多。
足够吸引人( rén)眼熟的就是那张充满幻( huàn)想的电影海报,但电影所( suǒ)传递的情感,可能一点都( dōu)没有海报带给人的那般( bān)美好。
在这座阴雨绵绵的( de)城市,生活在底层的人,活( huó)的拮据而悲惨。即使经济( jì)萧条,市场萎靡,但政府依( yī)然像恶魔一样对待着他( tā)们,官僚勾结,互相推诿,甚( shèn)至警察可以随意敲诈、枪( qiāng)杀百姓。
而“镜子剧院”作为( wèi)底层人消遣的娱乐场所( suǒ),也面临的要被拆迁,改造( zào)成商超的命运。
奇怪的倒( dào)行人群车辆,浓重的云层( céng)和下个不停的雨,对于讨( tǎo)厌阴雨天气的我来说,电( diàn)影所传递的压抑和黑暗( àn),比想象中的要残酷。
一座( zuò)破旧却又透露着艺术气( qì)息的老剧院,观众稀少门( mén)可罗雀,甚至拮据到连每( měi)个月的电费都支付不起( qǐ);两个为了剧院不被拆迁( qiān)而苦苦坚持的老艺术家( jiā),在每一次表演却依然精( jīng)神抖擞;一个为了生计不( bù)得去电台跳舞,甚至被迫( pò)去援交的舞女,却有着给( gěi)孩子带件漂亮白色裙子( zi)的寄托;还有一个热爱戏( xì)剧的青年……
在残酷的社会( huì)环境下,他们维持着对艺( yì)术的最后一息热情,也憧( chōng)憬着对生活最后一息残( cán)存的希望。
这是电影带给( gěi)人的含蓄的悲伤,它不算( suàn)歇斯底里,却会让人产生( shēng)淡淡的忧伤。

在电影的最( zuì)后一场告别演出,观众们( men)踩着云层前来观看,那些( xiē)都是一直默默陪伴的镜( jìng)子剧院的观众。
前来劝诫( jiè)老艺术家放手的曹洛说( shuō):“今晚不会有观众的。演员( yuán)不可能演独角戏,也无法( fǎ)忍受孤独……”
最后的歌者唱( chàng)到:“别相信那是真的,那是( shì)这座城市的欢乐和哀伤( shāng)。”
我在想,最后这批蜂拥而( ér)至的观众是真的存在吗( ma)?还是只是老艺术家最后( hòu)幻想出来的盛况?
不过对( duì)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 yīn)为他倾尽毕生去捍卫了( le)戏剧最后的尊严,而他也( yě)即将老去,他学会了说“不( bù)”,学会妥协,一切就不会失( shī)去。
“第三电影” ThirdCinema :泛指第三世( shì)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 de)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 qí)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 de)电影。其具体主张由索拉( lā)纳斯与Octavia Getino在1970年代初期合写( xiě)的《迈向第三世界电影》(TowardaThirdCinama)文( wén)章中提出。他们称资产社( shè)会依其封闭与被动的艺( yì)术观所拍摄的电影商品( pǐn)(主要指好莱坞电影)为“第( dì)一电影”;作者电影、巴西新( xīn)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强( qiáng)调个人经验的作品为“第( dì)二电影”,“第二电影”是第一( yī)电影的一条出路,但是已( yǐ)是体制的极限;而在革命( mìng)中产生,与体制对抗的电( diàn)影则是“第三电影”,亦可称( chēng)为解放电影与游击电影( yǐng)。这两位导演强调“第三电( diàn)影”必须是制作体系无法( fǎ)吸收,且异于体制的需要( yào)。作者提到:“摄影机是影像( xiàng)/武器的无穷征收者,放映( yìng)机则是一秒发射24格的步( bù)枪。” “第三电影”必须创造一( yī)套全新的电影语言,这包( bāo)括手持摄影机、“非完美”影( yǐng)像和无所不在的跳接等( dě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