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背后的故事:困境终将照耀你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时不时地感到,被什么困住了。这种被困住的感觉,几十年来挥之不去。

2018年,为了写《青春里》这个题材,我先后去过几家医院和康复机构。有次,在病区楼道的长椅上,一个中年男人不时打量我。当时我就意识到,我跟他应该同属世俗所谓的“正常人”。果然,他笑着说,他是画家,只是来这里戒酒,过度摄入酒精让他拿不稳画笔。我问他为何选择这里,他说之前也去过别的机构,比较之下,还是这里可爱。

此时整个楼道有许多病人,他们只是来回走动,行色匆匆,地板发出浅浅的轰鸣声,甚至有点像地铁站,只是没有目的地,他们走到尽头,自然折返,毫不犹豫。

这个画家是电影中朱朱的来源,这个场景,构成了我最初对青春里的设想,也许,它更像是一座“特殊学校”。

剧本出来之后,得到了饶晓志导演的共鸣,作为监制,他一直监督和保护着剧本的初衷。肖央看了剧本也很喜欢。华纳兄弟影业把《青春里》当作在中国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真人电影。他们看到的不是异类的疯狂,而是普通人也会有的内心困境。

电影开拍第一天,就有肖央的重头戏,主人公何立为从医院逃出,在公司意外发现自己其实真的有病,原本的世界就此崩塌。这是电影中间的转折点,第一天就演,确实有些为难演员,但肖央完成表演后,我们都情不自禁鼓掌,他准确演出了那种被迷雾般层层困住的感觉。

我确实见到过一些病人,他们曾经逃走,但后来又一再回到医院。一次我问一个病人,你在这里多久,他说已经十二年,我完全震惊了,他又指着另一个刚离开的病友,说他已经十七年。这位大哥口齿清晰,用词考究,床头堆了很多书,曾经毕业于名牌大学,我说你挺正常啊,他却摇摇头,说情绪上来了还是不行,每次回家也不适应,呆两天就回到康复机构,“还是这里自在。”

也有的康复机构,因为常年托管一些精神病患,和附近的邻里关系紧张。一位院长告诉我,当地管理者说因为康复医院的存在,附近一点商业都不能发展,只能赶他们走。之后四处寻找新址,终于在远郊区,被一个养老院收留,结果临搬家前,养老院的家属联名反对接收,只能再找地方。院长说,即使流浪,也要带上那些病人——因为常年住院,他们其实已经有家难回。

电影的结尾,是主人公何立为在青春里生活十四年后,终于要离开的戏。一一与病友们拥抱告别,大门关上,何立为却并没有重获自由的轻松感。演完好几个小时,肖央整个人都不太好,缓不过来。那场戏后,医院的主场景就杀青了,整个建筑都开始进入新的规划改造。几年后,肖央给我发来视频,说他特意故地重游,发现这里已经成了公园,感慨万千。

也许正是有种共鸣感,很多演员很深地陷入角色之中。陈明昊在现场就刻意不跟肖央说话,因为他扮演的洪兆庆是何立为在戏中的主要对手,要有威慑力。在每次漫长的候场中,我常看见他默默在远处站着。肖央告诉我,有次刚演完戏有些疲惫,猛然发现陈明昊站在对面楼道,冷冷看他,惊得一身冷汗。

事实上,洪兆庆虽然权威,但他因为自身的“病耻感”,并不敢真的踏入社会,青春里依然是他的保护伞。何立为渴望打破那面墙,而洪兆庆用各种方法,砌高了那面墙。剧本中,他最终自杀,但电影拍完后,我们还是保留了他相对开放的结局。有很多我喜欢的台词,最终因为篇幅的原因删掉了,比如洪兆庆把自己比作狼,有他的存在羊群才能健康。何立为努力满足病友的愿望,遭到洪兆庆的激烈打压,他说他们就是应该活的像个鬼,就没人敢欺负了。洪兆庆始终悲观地认为,这种病无法避免被歧视,这也确实是很多病人的困境。

当然,我也见过如春春那样的病人,不管不顾的,死都不怕,也就无视别人的威胁。在前期调研中,有一次在医院里见到一个数次自杀的年轻女孩,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想死,她立刻认真纠正了我的说法,说自己并不是想死,只是不想活。我反应了半天,感到身边的空气都被困住了。

春夏似乎天然就有春春那股劲头,我以为表演对她来说是件轻松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她拿出一本手账,里面全是她对春春的理解,用春春的口吻写给何立为的诗,还有很多画,花花绿绿各种笔迹,那是春春眼中的世界,我才知道,她对表演如此着魔。

在医院调研的时候,我经常震惊于年轻人患病的比例如此之高,抑郁症、躁郁症、焦虑症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多。有的资料上说,中国有5000万抑郁症患者,三分之二都是年轻人。

有一次,我在一家康复医院,看病人们排成一圈等着发药。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高个男生碰了碰我,让我看他T恤上的阿童木,那是他的保护神。保护神曾悄悄跟他说,对着医院大门吐口水,就能出去。我问他干嘛还不走,他说要在这里复习,来年参加高考。

这个人物就成了李大宇,今天回想起来,我常分不清蒋奇明和这个男孩,那种面带微笑跃跃欲试的劲头,两人如出一辙。如果要在记忆中区别开他俩,那就是小蒋的口音。进组后,他为李大宇设计了好几种口音让我选,我选择了他那奇特的“广普”。那时候,每次演戏前,他经常拉着我讨论,即使有时候李大宇仅有两句台词。有时,李大宇只是与病友们一起出现在画面的背景部分,小蒋也非常认真的沉在角色中,这样的镜头,在影片中还真不少。

事实上,整个七号病室的演员们,都会经常作为陪衬和背景出现,他们每次化妆都在两个小时以上,很多时候,都在“医院”里勤勤恳恳地等待。这些等待的人中,更多的是跟组和群众演员,他们每个人都会设计一种属于自己的病症,从一而终。

等待中,如果遇上重庆难得的阳光,大家都会在“医院”的操场上、花坛边晒太阳,有次几个朋友来探班,感慨这里好放松,像是一个乌托邦,这里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似乎更舒服。我很想告诉他们,其实这部电影,并不仅是在拍摄所谓的“精神病人”,也在拍摄每一个人,每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

有句歌词写的很棒:“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对何立为来说,当他想逃离的时候,青春里就是一个监狱,当他不再逃离,他开始生长,如一棵树,一支舞,一辆能制造烟花的摩托车,一片森林,自由而强大。这部电影试图创造一个机会,去重新认识那些困住你的东西,去寻找解放生命力的方法。

是为“阳光照耀青春里”。

曾海若

资本吃人,人格杀人:这部被低估的悬疑剧撕开了双重现实

这部剧就像被强行缝合的双头鹰,以"新七宗罪"为左翼展开阶级批判,用"多重人格障碍"作右翼剖析心理深渊——单拎出任何一条故事线都堪称惊艳,可惜拼在一起就成了相互掣肘的遗憾品。 左翼之刃:新七宗罪的阶级解剖课 编剧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将"欺凌罪-垄断罪-贩毒罪-污染罪-虐儿...

72.26K
1周前

台剧尺度又赢了,亚洲首部性治疗影集——《今夜一起为爱鼓掌》

漫影园社特稿 好赤裸的剧名,好勾人的题材——这部由李俊宏执导,杨谨华、Ella陈嘉桦、杨祐宁主演的台剧,自立项以来就收获了不少关注。 不谈别的,“亚洲首部性治疗影集”的噱头实在够吸睛。 《今夜一起为爱鼓

12.86K
5天前

我为什么说这玩意是底层逻辑不自洽的烂片?

底层逻辑问题: 为什么要埋这么多箱子在镇上各个地方?换个荒废的矿里或者野外不比埋在天天有人居住的地方方便吗?埋了那么多箱,但凡有一家稍微要装修或者重新建个房子不就发现了吗?上面还绑个红绳丝带做标记,警察甚至还能通过这个丝带找到了一箱……? 埋之前这么大这么多...

35.22K
1周前

“悉尼妹”《综艺》写真大片赏析 “总有一天我会有四个孩子”

漫影园社讯 “悉尼妹”西德妮·斯威尼是好莱坞最近火速崛起的新星,近日她登上《综艺》杂志封面,接受专访聊工作和生活。 有着傲人身材和甜美笑容的“悉尼妹”近来片约不断,年底有和格伦·鲍威尔合作的爱情片《只要

89.75K
5天前

《流浪地球2》成都路演 郭帆导演玩梗“马兆海鸥” 中核博士映后倍感共鸣

漫影园社讯2月3日,电影《流浪地球2》“我们,来了”全国路演来到了“科幻之都”成都,影片导演郭帆、领衔主演吴京、王智,剧本指导王红卫,摄影指导刘寅,剪辑指导张嘉辉,美术指导/造型指导/概念设计指导郜昂,

36.91K
5天前

超级IP《龙珠》潜力犹在!影视化改编能否打破次元壁?

在此前的时光播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龙珠”!地表最强格斗漫魅力何在?》中,我们回顾了70、80、90后读者、观众对《龙珠》的美好记忆。在本期时光播客中,我们将聊一聊这个超级IP未来的路会怎么走。《龙

26.52K
5天前

《海角七号》导演新片《816》定档10月19日 聚焦儿癌群体

漫影园社讯 由《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执导并编剧,郑又菲、曾沛慈、陈博正、郭大睿、田中千绘、范逸臣等主演的电影《816》官宣定档10月19日。 最温暖的孩子遇上最冰冷的病魔,小小勇士坚强迎

51.61K
5天前

综合解读《幸福的国家》:历史、权力与小人物命运的交织

一、历史背景与核心事件 《幸福的国家》以1979年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事件(10·26事件)为核心背景展开。朴正熙是韩国现代史上极具争议的独裁者,他在任期间推动“汉江奇迹”经济腾飞,但也以高压统治压制民主。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时任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这一事件直...

51.20K
1周前

朱一龙《负负得正》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导演温仕培作品第二次入围

漫影园社讯 朱一龙、邱天主演,温仕培执导的爱情片《负负得正》入围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单元,同时发布全新艺术海报。本片也是导演温仕培继长片处女作《热带往事》入围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

75.17K
5天前

动画电影《百变马丁:怪兽大作战》定档7月22日 开启多重宇宙变身大冒险

漫影园社讯 动画系列片《百变马丁》(原《马丁的早晨》)首部大电影《百变马丁:怪兽大作战》发布定档预告,官宣将于7月22日暑期档全国上映。 动画系列片《马丁的早晨》自2003年首度开播以来,以主人公马丁每

22.04K
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