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到很多帖子,上来( lái)先拽了一通“娇妻文学”,然( rán)后因此就评低分。
个人觉( jué)得,一个合格的评论至少( shǎo)底线是评论该评论的文( wén)本,就事论事,不是以一个( gè)概念大导师,也不是用一( yī)个泛化的矛盾去挑起战( zhàn)端。
这部剧的原作,沈在野( yě)、三皇子、国师都是喜欢公( gōng)主桃花的,从根本的设定( dìng)来看,这是一部女频剧或( huò)者说是大女主剧。(尚未读( dú)完全文,暂且放下不表,不( bù)去讨论更多细节)娇妻文( wén)学的代表,据本人了解是( shì)偏向男频小说的类型,各( gè)种类型女性为妻为妾都( dōu)是只爱男主。所以立场不( bù)同,从本质上来讲这就和( hé)某些人扣的帽子“小妾”文( wén)学是正好相反的。
剧中编( biān)剧改了三皇子喜欢吕后( hòu)的情节,大概是为了弱化( huà)所谓的大女主
第二:大女( nǚ)主剧看的是什么?
看的是( shì)逆袭,看的是由低向高的( de)奋斗,看的是女主独立的( de)人格,看的是逆境里的不( bù)屈不挠、转危为安、创造历( lì)史、赢得尊重。
因此在剧的( de)开头,女主大多是要身世( shì)卑微(自小是丫环侍女、或( huò)者是家道中落、或者是落( luò)难公主),这部剧的设定亦( yì)是如此。和亲公主是一颗( kē)棋子,并不会收到什么尊( zūn)重,当然那一般是献给皇( huáng)帝(这是最高礼遇,但是不( bù)受待见也是常见的)其次( cì)是指配给一个皇室宗亲( qīn)(旁支偏室为多)(这个只限( xiàn)本人看到的一些历史资( zī)料,想要BATTLE的可以补充)最后( hòu),可不可能给一位权臣呢( ne)?(远的不讲,就讲个清朝的( de),多尔衮迎娶朝鲜所送来( lái)的公主,但因其貌不如意( yì)开始责难朝鲜使臣,这一( yī)行为也引起了当时的舆( yú)论热议。而这位朝鲜公主( zhǔ)最终成为了多尔衮的因( yīn)果报应,在《朝鲜实录》中有( yǒu)着如此记载:“九王既死,清( qīng)国以其女,遂与九王手下( xià)将”。手下将,就是多尔衮的( de)子侄辈的一位亲王。即是( shì)手下将又是亲王,大概暂( zàn)且可以看做是权臣和宗( zōng)室旁支的结合体吧)所以( yǐ),作为小说作者或者说编( biān)剧这样设定女主,也没什( shén)么不妥吧?何以见得,就看( kàn)不得了呢?何以见得,就让( ràng)大家愤愤然了呢?
剧情还( hái)没展开呢?女主还没自救( jiù)呢,怎么就被一棒子打成( chéng)了“娇妻”了呢?
这部剧其实( shí)吸引人的就是两个在开( kāi)始是敌对阵营的人,是怎( zěn)么在后续的结盟、相处、经( jīng)历一次次考验以后,认定( dìng)彼此是真正“三观一致”的( de)盟友的过程。
当然编剧过( guò)程中,有某些不尽如人意( yì)的地方,有一些bug。但是,基本( běn)上,没有冗长的谈情说爱( ài),也没有耽误办正事儿,男( nán)女主都有自己的目的,也( yě)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 xiàn)自己的目的,这点就还蛮( mán)好看的。
最后说一句,不要( yào)以一个帽子、一个标签的( de)去讨论一部剧。真讨论,就( jiù)从人物性格、剧情设计、具( jù)体哪里不合理、哪里不好( hǎo)慢慢讨论。